8月23日,由中国足球协会、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主办,贵州省体育局和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中西部地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圆满落幕。作为公安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贵州联合开展足球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本届赛事以“绿茵逐梦・加油少年” 为主题,为中西部1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青少年搭建起集竞技比拼、民族文化传承、赛事带动文旅消费于一体的交流平台,成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本届赛事围绕提质增效、打造品牌、乡村振兴、文体旅融合等方面全面提升赛事品质。在赛事规模上,参赛队伍从2024年的26支扩大到28支,增加2支榕江县U13青少年队伍参赛,将“村超”品牌融入赛事体系。在奖项设置上,设置金盘组、银盘组、铜盘组,每组设置金、银、铜牌及优秀奖等共计18个奖项。本次比赛不淘汰队伍只根据积分排名情况获得相应奖项,既体现竞技体育勇攀高峰、争创佳绩的体育精神,又注重让参赛球员在体验快乐足球的同时,收获满载而归的喜悦。在活动创新上,首次打造“文体旅融合”新场景—100 名足球小将与杨旭、王丽平、赵丽娜等足球名宿开展趣味对抗互动,在奔跑与欢笑中感受榜样力量;赛事期间同步举办民族大联欢、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市集、红色文化教育研学活动,新疆酸奶疙瘩、贵州蜂糖李、重庆茶叶等参赛球队家乡特产在“互换集市”流转,成为球员们分享家乡特色的“味觉纽带”;当地歌手与小球员共唱民族歌谣,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青少年在文化交融中增进情谊。

  28支U13男、女足队伍,经过5天62场比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喀什市第36中学、伊宁市业余体校分别获得金盘组男、女组金牌;兴仁市第六中学、云南红河县第一中学,分别获得银盘组男、女组金牌;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永顺县高坪乡初级中学分别获得铜盘组男、女组金牌,穆海麦提吐尔逊·卡得尔江、穆海麦提萨力·亚森、朱梓涵、杨静萍等24名小球员获得“李宁之星”最佳阵容。此外,赛事还评选出“勇于拼搏奖”“最佳球员”“最佳射手”“最佳守门员”等个人奖项,以及“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公平竞赛奖”,全方位肯定运动员、教练员与队伍的综合表现。

  闭幕式于8月23日晚举行,李宁新运动资源管理部经理韩光受邀为获奖运动员颁奖,小球员代表向李宁公司赠送亲笔签名球衣,感谢李宁公司对本项赛事的大力支持。

  赛事期间,李宁公司作为连续两年资助赛事的公益合作伙伴,比赛期间还为小球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足球鞋公开课”。从足球鞋的发展历史、不同场地的装备适配切入,结合李宁足球鞋的研发案例,让小球员们直观感受专业装备对运动表现的提升作用。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赛事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也为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新思路。

  中西部地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已连续举办四年,从2022年首届赛事在都匀启幕,到如今扎根黔西南,赛事秉承“助力振兴、搭建桥梁、培育希望”的初心,成为中西部地区青少年足球的一大盛会,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青少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这里的标准化足球场地和完善、热情的后勤接待安排,让孩子们在这里比赛心情非常愉悦,也交到了很多地方的小伙伴、好朋友。”新疆伊宁业余体校主教练仲豆豆表示,本次足球邀请赛不光是一次足球交流,更是一场形式多样的文化之旅,孩子们来到这里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

  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作为赛事主办单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足球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完善青训体系建设等核心任务,积极联动社会力量助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协同”的青少年足球发展格局。本次赛事通过与李宁公司等企业合作,为中西部青少年提供了“专业装备+高水平赛事+文化交流”的综合平台,让足球不仅成为孩子们追逐梦想的运动,更成为拓宽视野、增进友谊、凝聚共识的纽带。

  下一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将持续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足球赛事和青训的支持,持续播撒足球梦想的种子,夯实足球发展的人才根基和群众基础,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公益力量。